射干(学名:Belamcanda chinensis (L.)Redouté)为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,斜伸,黄色或黄褐色;须根多数,带黄色。茎直立,茎高1~1.5米,实心。
射干种子什么时候采摘?
射干种子采集时间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射干果壳变黄色将要裂口时,连果柄剪下,置于室内通风处晾干后脱粒。
催芽处理:采收后的种子切勿曝晒,否则增加种皮的坚硬性,射干种子具有后熟性,必须在低温湿润条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后熟,春播的种子须进行低温处理才能萌发,秋天采收的种子混拌3倍的湿沙,挖坑埋于室外,坑的大小深浅依种量多少而定,保持湿润,不让受冻,翌春挖出播种,秋播的种子须用40~50℃温水浸泡24小时,然后阴干播种。
射干种植技术:
1、整地施肥
选择一气候温暖、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,射干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,在山坡旱地也能种植,在地势较高、土壤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最好。整地时要施足底肥,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,将其均匀在撒施在地面,翻耕时将其和土壤均匀混合。然后耙细整平。做90cm的宽平畦,在畦内灌水,等到表层土松散时即可种植。
2、繁殖
射干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繁殖方法,播种时间在11月,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,提高发芽率,播种时,将种子和细沙混合撒入浅沟内,一般每亩播种1-2kg。播种后覆一层细土盖平,稍镇压。分株繁殖方法可以在收获时同时进行,选择无病害、无损伤、色泽鲜黄的根状茎,按分枝将其切断,每根状茎带1-2枚根芽,放置在阴凉地方晾干,使其伤口愈合后开穴种植,穴间株行距20×9cm。穴深5-6cm,每穴一株,将芽头向上,待开春后即可出苗。
3、肥水土管理
在射干春季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,使其快速出苗,待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,以免土壤过硬或杂草较多,影响幼苗出土。而冬季出苗的也是如此,而且还要注意温度,以免低温导致冻害,而分株繁殖的要浇一次封冻水,出苗后也要松土除草,还要根据实践生产情况进行培土,以免倒伏。在阴雨季节要做好排水防涝措施,以免根系渍水烂根,造成减产,为食射干生长粗壮,提高产量和质量,追肥是必不可少的,一般在生长前要增施肥力,到了生长后期则要控制肥水,前期一般使用粪水肥,而后期增施磷钾肥,提高产量。
4、摘薹打顶
射干一般会在7-8月摘薹开花,而这时也是它营养消耗最大的时间,所以除了种田外一定要及时的摘薹打顶,减少养分消耗,使其集中供应给根茎生长,增加产量。据实践生产表明,摘薹打顶后的田块可增产10%,此外还要加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,否则通风透光不良,会导致植株下半部叶片枯萎脱落,要及时将枯萎也去除,便于集中养分,既能避免养分消耗,还能防治病虫害。